当前位置:首页>> 安全教育>> 正文
  • 【防灾减灾宣传周】 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了!这些应急知识你必须知道!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0 14:10 阅读:次 字体:【
  •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对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什么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的意义

    01

    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

    02

    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03

    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04

    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

    05

    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的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 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中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018年,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应急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应急管理部成立,旨在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要求

       1、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

       2、要紧紧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3、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4、要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十四五”规划编制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防控能力。

       5、要加强灾害应急准备,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基层应急力量培训,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灾害。

       6、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和技能培训、技能练兵等活动,提高灾害应急能力。